將此連結分享給你的朋友: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證據時效。 最早成功建立的古典場論是基於牛頓萬有引力定律。然而,在巨著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裡,艾薩克·牛頓並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場的論述,他的萬有引力定律所描述的重力是一種超距作用,具有瞬時性質,不管距離有多遠。可是,在一封寫給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理查·本特利的信裡,牛頓表示,他不認為物質會作用或影響於別的不與其接觸的物質,如果沒有通過任何其它非物質的媒介。[2]:4後來,到了18世紀,數學物理學者發現,萬有引力的影響可以很方便地用一個「數學場」來描述,即在空間的每一個位置給定一個數量來展示作用於那位置的重力。但是,他們並沒有賦予這數學場任何實在的物理意義。[3]:18
證據時效。
最早成功建立的古典場論是基於牛頓萬有引力定律。然而,在巨著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裡,艾薩克·牛頓並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場的論述,他的萬有引力定律所描述的重力是一種超距作用,具有瞬時性質,不管距離有多遠。可是,在一封寫給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理查·本特利的信裡,牛頓表示,他不認為物質會作用或影響於別的不與其接觸的物質,如果沒有通過任何其它非物質的媒介。[2]:4後來,到了18世紀,數學物理學者發現,萬有引力的影響可以很方便地用一個「數學場」來描述,即在空間的每一個位置給定一個數量來展示作用於那位置的重力。但是,他們並沒有賦予這數學場任何實在的物理意義。[3]:18